本學系於105.11.02舉辦護理學系企業導師講座

  • 2016-11-08

      為幫助系上同學增加對護理職場倫理的認識,並且了解未來在職場上自己可能遇到的道德問題,因此,本系特別邀請企業導師-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主任的明金蓮副主任,以講題「護理職場倫理」向系上同學們解說與職場的相關倫理,以及分享自己在護理職場上的親身經驗。

      明金蓮副主任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何謂職場倫理與規範,分為法定範疇及非正式規範,是為個人在職場裡工作時,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大眾以及對工作本身所應該遵循的之行為準則和倫理規範,而尊師重道就是最為基本的護理職場倫理。倫理原則分成了自主原則、行善原則、不傷害原則、公平原則四個原則,其中,公平原則為主張醫療社會各分子都均享有平等並且合理之完善醫療照護,不過,很多時候在面對高級階層或擁有重要之社會地位的人時,例如:總統、立法委員、議員以及VIP病患…等等,這些人的醫療照護常具有相當多情形是非常難以符合社會大眾所認知的公平原則,因而,不少護理相關人員經常也只能把公平原則放在心裡,依照上級指示下完成照護工作,此外,上位主管或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可能會不符合公平原則,導致部分人於護理工作這條路難以堅持、長久走下去,明副主任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應適時提出來,將問題盡快解決,以免憋在心中造成憂鬱之情況。多次強調我們在職場應遵守誠實、保守秘密、尊重隱私以及守信這四項倫理的規則。

      在醫療相關職場上,長期存在著很多難以討論出結果的倫理議題,直至目前仍還在各方辯論中,像是安樂死、代理孕母是否合理化、移植器官醫學倫理…等等,移植器官醫學倫理就牽涉到死刑犯的器官捐贈,極為需要保護受捐者的隱私。明副主任向我們說明,良好的護理倫理與提升照護品質,「視病猶親」並以病人為中心考量,站在病人的立場來思考。證嚴法師提倡「心六倫」,其中強調「心」指的即為良心。 明副主任在演講最後提供一個對於我們未來很重要之面對職場的公式,C=(K+S)A,C指的是競爭力;K為知識;S則為技能;A為之中最重要的「態度」,有了知識、技能,但缺少了態度就失去我們的競爭力,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並且提出了工作新鮮人應該要具備的工作態度、面對職場工作所需之五個必要條件以及在職場上的忌諱,例如:避免鋒芒畢露,情緒應該要有所保留,不要使人家一眼看穿,同時,也應避免在職場上有太多負面的批評,期望我們能提前做足護理基本知識、技術以及理解護理倫理的準備,以自信面對未來的職場生涯。